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综合 > 社会新闻>正文

社会万象 | 熟蛋返生孵小鸡 奇葩论文侮辱了谁的智商?

时间:2021-04-26 17:35:32    来源:上游新闻、央视网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鸡蛋煮熟后能返回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还能孵出小鸡。”连日来,河南郑州市春霖职业学校校长郭萍发表的一篇论文,持续引发关注。

  4月26日,郭萍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她运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后,鸡蛋可返生。“我孵出来的小鸡还在下蛋呢。”然而,郭萍请来的见证专家却说:没有看到熟鸡蛋变成生鸡蛋的过程。


▲备受争议的“熟鸡蛋变成生鸡蛋”论文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不可能的事”在职业学校实验课上发生了

  郭萍发表的题为《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论文显示,该实验在春霖学校507教室,时间为2020年8月12日11时。

  论文摘要为:鸡蛋返生,顾名思义,由熟鸡蛋变成生鸡蛋。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但这样奇特的现象,确实在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发生了。一群特别培训的学生,在郭萍老师指导下,正在进行一个奇特实验,即熟鸡蛋重新变成生鸡蛋,并将返生后的生鸡蛋孵化成雏鸡,已经成功返生了40多枚。

  论文显示,该实验过程分为五步:取蛋、煮蛋、装蛋、返生、孵化。其中返生步骤为:学生开始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开始鸡蛋返生,20分钟后鸡蛋返生成功。由观察员再次进行透光实验,鸡蛋透光,卵白、卵黄分明可见,并当场破壳一枚,证实鸡蛋返生呈液态,返生成功。

  论文最后提了五个疑问:鸡蛋加热煮熟过程,蛋白质是否变性?胚胎是否失去活性?卵细胞是否还有再生能力?熟鸡蛋返生可能存在的生物学现象?熟鸡蛋返生的物理化学原理?

见证专家称没看见鸡蛋“返生”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上提到的扬州职业大学书记印大民、郑州大学设计院五分院院长马建臣等人,系观察见证专家。

  4月26日,扬州职业大学人事师资处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印大民已退休多年,退休时是副教授,从未担任过书记一职。

  郑州大学设计院五分院院长马建臣的同事对上游新闻记者说:“马院长退休有两年了。我问他有没有见证过这个实验。他说,受到郭总邀请后去了,他没看到熟鸡蛋变成生鸡蛋,也没有看到生鸡蛋孵化成小鸡。论文上说他是见证专家,不妥当,职务也写错了。”

  马建臣同事所指的郭总,即是上述论文第一作者郭萍,郭萍自称是郑州市春霖职业学校校长。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工商信息显示,郑州市春霖职业学校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10万元。该校对外宣称:春霖学校运用自身优势,脑潜能开发、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全新打造[学能训练]课程,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快速拥有专注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自信心!


▲论文第一作者自称是郑州市春霖职业学校校长。图片来源/APP截图

高校教授:现有科技手段不可能让熟鸡蛋返生

  上述论文的第二作者是白卫云。白卫云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他是一名医生。实验当天他也在场,他看到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再变成生鸡蛋的过程。“10个鸡蛋,成功了7个。”

  上游新闻记者问白卫云:“你是第二作者,你知道原理是什么吗?”

  白卫云答:“我不知道。”

  记者追问:“你不知道原理,你写论文干啥?”

  白卫云答:“我、我、我……我问郭萍,郭萍说她也不知道,她是第一作者。”

  上游新闻记者问白卫云,为何要在论文上“搭车”署名?他并未作回答。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除“鸡蛋返生”外,郭萍还发表了“熟绿豆返生”论文。

  4月26日,武汉大学、华中科大、武汉科技大学的3位生物学教授,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均称,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不可能让熟鸡蛋变生鸡蛋,更不要说孵化成小鸡。

  论文作者:原理是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

  以下是上游新闻记者与郭萍的对话:

  上游新闻:论文是你写的吗?

  郭萍:是我写的。

  上游新闻:你是干什么的?

  郭萍:我原来在大学搞科研,现在是春霖学校校长,我还是国际华人超心理学中国分会的负责人,学会总部在香港,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我现在正在讲课,讲课赚到钱后,来成立学术委员会。

  上游新闻:熟鸡蛋能变成生鸡蛋,还能孵化小鸡?这是什么原理?

  郭萍:是的,成功了,孵出来的鸡还长大了,现在正在养鸡场下蛋。原理就是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

  上游新闻:这是什么方法?

  郭萍:它是运用脑科学、生物学、物理学、量子力学,一句两句话和你说不清楚。

  上游新闻:这个方法管用吗?

  郭萍:我最近还在搞人体试验,可是没有经费。我培养出来了很多孩子,这些孩子能在土里、空中、水里抓到很多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上游新闻:这个方法怎样才能学到?

  郭萍:你带孩子来我学校,我看你孩子有没有资质。有资质的话6万元学半年。如果孩子有悟性,还有别的课程,另行收费。

  上游新闻:工商信息上,没有显示贵校能教这个课程。

  听到此问题后,郭萍挂断电话。

  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实习生 薛石岩

央视网评:熟蛋返生孵小鸡  奇葩论文侮辱了谁的智商?

  奇葩论文又出现了!

  近日,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一郭姓教师的论文火了。文章声称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可使“熟蛋返生孵小鸡”,并收录在《写真地理》期刊。

  此外,该教师还有关于“宏观物体隐形传输”“物体穿瓶越壁”“熟绿豆返生发芽”“意念照相”等相关著作,简直称得上个人的“奇葩学术宇宙”。

  违背常识的观点、毫无边际的造词,令不少网友惊掉下巴、怀疑人生。按照这一理论,恐怕煮熟的鸭子都可以飞起来了,魔法学院的学生都不敢这么编。

  从此前“导师崇高感、师娘优美感”的神论文,到“熟蛋返生”的伪自然科学,近年各种奇葩论文层出不穷。

  感慨之余,我们更应追问的是,这类论文是如何被录用刊发的?期刊的审稿人是怎么审核的?学术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何在?

  当然,“奇葩”不是不可以。不久前,网友还发现钱伟长先生撰写的一篇“奇葩论文”,论文声称“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仔细读来,文章对原理的引用,对现实的原创性阐发,有理、有据,不入俗套。说到底,“奇葩”的底气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但如今,一些不务正业之人披上“量子力学”“心理意识”等科学外衣,将之嫁接到传统骗术之中,胡编乱造、胡言乱语,不仅污染了学术环境,助长投机取巧之风,也容易误人子弟,可谓贻害无穷。

  因此,相关期刊要坚守学术底线,秉承科学、权威、严谨的基本原则,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坚决说“不”,严格把住论文质量关,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否则,早晚砸了自己的招牌。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