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太国 尹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他反复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基本遵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积极试验、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孵化形成了一系列思政选修课程。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即从“课内到课外”、
“学习时间到课余时间”的时间维度,从“线下到线上”、“课堂教学到实践平台”的空间维度成功打造思政选修课“金课”。实现了高校思政课时间、空间的无缝对接,有效拓展了思政选修课的辐射范围,形成思政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强力补充和有效延伸的思政格局。具体措施如下:
孵化能量满满的思政选修课程
目前我校思政部已经开设《中共党史教育》《图说国史》《聊城红色记忆》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促进了大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去分析、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难题。大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共党史教育》自2018年建成网络课程以来,已良性有序运转了三学年六学期。截止日前,已经有一万余人次选修该门课程,课程网站访问数已经达到两万八千余次。《图说国史》形成“7+1”“理论专题+实践专题”课程体系。《聊城红色记忆》开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获得感及幸福感与日俱增。
加强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的闭环管理
思政部教师研究成果《高职实施“青马工程”的路径创新研究》获得聊城市第二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艺术活动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立项山东省艺术专项课题。多篇论文在聊城市社科第二届学术年会获奖,其中《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视角下孔繁森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索》获得2020年聊城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科研成果不断反哺教学,促进新一轮的“三教改革”。
改革只有进行时,思政部选修课教研室定会将改革进行到底。同时,教师们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提升,也在不断成长并收获成功。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