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战线 > 教育理论>正文

教育理论 |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3-04-06 17:43:22    来源:新山东网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山东莘县大王寨镇明德小学 贺中华

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能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现就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如何合作学习。

一.现状分析

(一)学生分组不合理

在活动小组划分方面,很多教师存在明显的关注度不高的问题,仅仅借助一些简单的小组划分模式,甚至直接采取前后桌联合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很难形成较为理想的小组架构,对于后续的小组探究学习的开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限制和影响。例如,小组内部各个成员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往往都是学习成绩相对理想的学生,或者都是后进生,无法取得相互带动和帮扶效果。另外,在小组划分后没有有效制定各个小学生的职责和分工,最后发挥不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价值。

(二)教师定位不准确

在当前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定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准确的问题,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倾向上:一是将整个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和相互学习,最终完成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二是教师的参与度过高,在整个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进行小学科学知识的讲述,如此也就必然难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明确小组合作的内容和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要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否则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学习《19.灯泡亮了》 一课中有个如何让灯泡亮了的实验,内容要求是老师提供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何让灯泡亮起来,这就需要学生认真倾听,仔细阅读书上的要求,认真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学生明确活动内容后,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每组由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由组长分配进行分工,互相合作,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活动。

三.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①学会倾听。课堂上有了倾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有互动。同学回答完后,要及时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回答补充和点评认为合理或很好,要给予肯定。

②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合作中,要求学生轮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特别鼓励一些不爱说话的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全组共同讨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好的见解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遵守小组合作的规则。有序的小组合作,才能保证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引导小组制定合作规则,让学生参与到规则制定中,他们会更乐意接受和遵守规则。

四.健全评价机制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教师在评价时往往说“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见解真独特”等等,这些语言偏重于个体评价。在当前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整体评价机制并不是很健全,尤其是从最终评价机制方面来看,很难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如此也就在小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明显受限,也不利于对小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有着较为突出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促使小组合作学习合理高效,还需要重点围绕当前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和不足进行详细分析,合理设置小组,明确各个小组成员职责,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流程,通过科学评价机制,最终提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主    编 | 阿   勇
编    辑 | 袁岱松 盛雪峰 
              齐庆伟 尹延哲

运    营 | 陈文举 高   辉
通    联 | 鲁以刚 张江成

总编辑 | 袁朝军
总监制 | 江妹芳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