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左二)在与《九里夼村志》编撰人员研究志稿
他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又在大山深处的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从事文化工作40多年,先后获得平度市“先进文化站长”“山东省十大青年散文家”“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理事、平度市作协书记处书记。他就是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原文化站站长张敏。
刻苦自学争创一流
今年62岁的张敏,身材魁梧,颇具山里人刚毅豪放的性格。1981年7月,年仅19岁的张敏被选聘到两目乡(后更名为祝沟镇,2012年划归旧店镇)担任文化站站长。说是文化站长,起初其实就他一个人,半间房子(两人合住一室),摆在他面前的任务却异常繁杂:既要做文化工作,又要为镇党委政府起草大大小小的报告、讲话、总结,还要负责打水、扫地、上承下达,人称“秘书的秘书”、“交通的交通”,有人曾说他“工资最低,干活最多”。然而,张敏却无怨无悔,样样工作干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赢得了一片赞扬声,人们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刮目相看了。
张敏负责文化工作,他深知掌握现代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刻苦自学,拜师学艺,学公文、新闻写作,学文学创作,每天学习、写作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在平度市以上媒体发表新闻、文学作品40多篇,为全乡争得了全市新闻宣传、文学创作双第一,成为全市的优秀通讯员、优秀文化站长。此后的30多年间,旧店(祝沟)文化站年年成为全市文化系统的先进典型,张敏累计在平度市以上媒体发表新闻、文学作品1200多篇,其中有30多篇在全国和省市获奖。他撰写的《石碑上的村规民约》、《太子读书屋前的凝思》获全省一等奖,《书香是生命中永恒的香味》分别获得山东省和青岛市 “齐鲁农家浸书香”征文一、二等奖,《故乡山水家乡情》荣获2015年“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特等奖。2016年,张敏成为平度市首批八名优秀作家之一,被平度市文广新局聘为平度市特邀文学创作员。
群众文化蓬勃兴起
张敏刚开始做文化工作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生活还不富裕,对文化工作普遍不够重视。
村干部不理解:搞文化能挣钱?
老百姓更不理解:搞文化能当饭吃?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敏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当时两目乡的46个村庄,耐心宣传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对稳定村庄、发展生产的好处,帮助策划文化工作,对原有庄户剧团的11个村,帮助创作提供剧本,联系辅导老师,培养典型,以点带面。当年冬天,全乡有40个村庄办起了庄户剧团或宣传队、杂耍队,不仅在本地演出,还到周边县市农村演出,还帮助46个村庄建起了图书室、青年民兵之家,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2009年全市干部调整,张敏调到旧店镇。2012年平度市区划调整,祝沟镇划入旧店镇。旧店镇是个总面积400.2平方公里,拥有178个村庄、10.6万人口的大镇,如何做好文化工作?张敏心里早有奥妙。他按照“农闲抓农村、农忙抓机关、节日庆典抓全面,配合中心抓重点,各种类型齐发展,坚持常年不间断”的工作思路,以镇综合文化站为龙头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分网,自然村、居住区为子网,村民小组、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为单元格,建立完善了四级文化服务网格体系。创办了《五彩旧店》报纸,设立了“五彩旧店”公众号。几年来,先后组织科技培训82次,组织了“三八之歌”、 “七一庆典”、青岛旧店苹果丰收节等大型活动40余次。他突出生活、讴歌时代,以粮食直补、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为亮点,为农村宣传队先后创作了歌曲《永远的土地》《奋进》《公仆赞》,小品《村委主任》,快板书《选村官》,相声《希望的田野》,锣鼓说唱《山区风光美》《党的阳光照农家》等文艺作品,丰富了镇村文化生活。他是镇(处)优秀作品创作第一人,无论在全市创作汇演,还是在青岛市以上发表作品,均名列全市镇(处)第一名。 与此同时,全镇村村建立了标准较高的农家书屋,充分发挥了农家书屋 “农民活动中心、科技进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传播中心”的作用,张敏先后荣获青岛市“农家书屋建设十佳个人”、青岛市首届“十大阅读推广人”、山东省“书香之家”、“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等称号。
红色文化亮点纷呈
旧店镇是革命老区,这里有中共平度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平度“一大”、抗大胶东分校等旧址。为此,张敏紧密配合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全力宣传红色文化,将100多万字的红色记忆文化资料呈现在读者面前,有的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建言献策、提供依据。近年来,张敏先后挖掘整理出平度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罗头村“红色传记”的18个第一和中共平度一大旧址的详细资料,引起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加大了红色基地建设力度,引进投资2800余万元,一是对中共平度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进行全新的规划设计和布展。二是在平度“一大”会址所在地东石桥村,开工建设城镇规划展馆(航空·追梦小镇接待服务中心)、红山枣主题精神展厅、红色民俗厅(“一大”展览厅),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四季花海,五彩旧店”的品牌,围绕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力做好以生态、黄金、温泉和航空为业态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中的接待中心和红色印记展示中心的布局。工程已于2017年竣工并全面对外开放,年接待受教育者11.6万人,成为平度市乃至青岛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山高水长,初心不改。张敏,大山里的文化耕耘者,如今已从当年的青春小伙变成了双鬓染霜的老文化工作者。如今,他虽然退休了,但仍在大山里为祖国的文化事业辛勤耕耘,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山东省平度市广播电视台 陈月宝)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主 编 | 阿 勇
编 辑 | 袁岱松 盛雪峰 齐庆伟 尹延哲
运 营 | 陈文举 崔丽君 高 辉 王庆忠
特 约 | 郭凯顺 张江城 鲁以刚
扈保邕 安怡悠然
邮 箱 | 15006358123@163.com
通 联 | 15006358123
总编辑 | 袁朝军
总监制 | 江妹芳